语音播报
世界大瘟疫启示录
公元前1157年,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五世不幸身亡。他生得尊贵 ,死得突然 ,可能只活了40岁。
按照惯例,法老遗体被制作成木乃伊 ,葬入墓穴。之后 ,人类继续繁衍生息 ,无数朝代更迭 。法老遗体在木乃伊中安然“躺尸”3000多年 。
1898年 ,这具木乃伊被考古发掘 ,得见天日 。打开它的瞬间 ,人们惊掉下巴:
干瘪的遗体表面 ,到处是脓包疤痕 。下半脸 、脖子 、肩膀上密密麻麻 ,胳膊上也有 。每个直径几毫米,向上突起 ,颜色发黄……
这位法老 ,难道死于天花?!
大魔头出世
拉姆西斯五世 ,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 ,天花的受害者。
然而,他未必是“零号病人” 。至今仍难确定 ,天花最早源于何处 ,现于何时 。在罕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蛛丝马迹实在难寻 。
关于天花起源 ,考古学家们只能根据历史碎片去猜测 。它可能出现于3000多年前 ,6000多年前也不是没可能 。
一种假设是 ,天花起初在埃及尼罗河流域或印度恒河流域流行 。这里人口稠密 ,适于天花站稳脚跟 。此后 ,又暗度陈仓,袭入亚洲和欧洲。
相比模糊的出身 ,天花的结局倒是清晰明了:1980年5月8日 ,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宣布 ,天花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被消灭的人类传染病。
不管怎么算 ,天花对人类的折磨和蹂躏 ,都至少有3000年之久 。在人类传染病当中,它是当之无愧的元老级大魔头。
遇见它 ,意味着和死神过招 。
感染者先是发烧 ,浑身疼痛。一旦嘴里、舌头上出现脓包,说明天花开始明目张胆地安营扎寨。伴随发烧,脓包会在脸 、胳膊、腿上跑马圈地。用不了多久 ,脓包密密麻麻 ,遍布全身。
咳嗽、喷嚏而出的飞沫 ,脓包破开流出的汁液 ,感染者使用的床褥 、接触的物品 ,都可以成为天花物色新宿主的途径 。
天花天花 ,天降恶花。不幸被它翻了牌子,十个有三个性命不保 。即便幸存 ,也往往由于永久疮疤而容貌全非 ,甚至无法生育 、双目失明 。
上下几千年 ,到底有多少人死于天花?谁也说不清 。可以确定的是,仅仅20世纪 ,天花就在全球掠夺了3亿人生命。
谁在助纣为虐?
贸易往来 、战争动乱 、人口迁徙,文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纠葛 ,都是天花扩张地盘的绝佳时机 。它深谙此道 ,步步为营 。
不过 ,直到15世纪 ,天花大本营仍局限在欧亚大陆 、西非、北非等地区 。
15—18世纪,欧洲人贪婪的殖民扩张 ,为天花扩散到新大陆作出巨大“贡献” 。他们与它们,同为入侵者,彼此助纣为虐。
1507年 ,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 ,天花首次在海地岛现身 。演变而至的天花瘟疫 ,无情地把一些没有免疫的土著部落斩尽杀绝。紧步后尘的是古巴、波多黎各、墨西哥……天花像无休止的恶浪 ,一浪高过一浪,杀人如麻 。
时隔一个世纪 ,厄运在北美印第安人身上重演 。
17世纪起 ,天花追随英 、法、荷殖民者登陆北美 ,袭扰毫无抵抗力的土著居民 。1738年,天花夺去半数切罗基人的性命 ;1759年 ,几乎半数卡托巴人死于天花;1837年 ,天花席卷哥伦比亚河流域 ,一半土著居民丧生 。
天花面前,没有免疫力的印第安人生灵涂炭,他们可曾得到欧洲殖民者的“赔偿”?想多了 ,恐怕只有无尽的驱逐、奴役和杀掠 。更骇人听闻的是 ,一些欧洲人已获得免疫 ,他们竟在背后推波助澜 ,主动向印第安人散播天花 。
1763年 ,北美英军统帅杰弗里·阿姆赫斯特与上校亨利·班魁特之间 ,发生一段臭名昭著的对话 。
“能不能不露痕迹地把天花送给不满的印第安人部落?现在我们必须运用一切力所能及的策略来减少他们 。”阿姆赫斯特问道 。
班魁特回答 :“我会试着用可能落入他们手中的毯子给(他们)接种 ,同时注意不让自己感染。”
如此这般 ,到18世纪末 ,除了一些小岛,天花成功打卡全球 。
千年磨一剑——疫苗疫苗还是疫苗
不知从何时起,古人觉察天花的脾气 :得过天花 ,终生不遭天花的罪 。既然如此 ,何不利用天花与天花作斗?武器,就藏在天花的脓包之中 。
大约公元1000年前后,一种古朴的天花接种方法可能已在中国民间悄然兴起 :把天花结痂捣碎 ,吹入健康人鼻孔。古代印度则通过皮肤接种天花 ,异曲同工 。
人们发现,与自然感染相比 ,主动接种天花 ,症状通常明显减轻,死亡也大大减少。
天花在蔓延 ,对抗天花的经验也在文明之间传递 、积累 。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和印度古老的接种方法在13世纪传入埃及 ,18世纪初传入欧洲并逐步推广 。
18世纪末 ,天花肆虐全球 。最深的黑暗之中 ,对付天花的重要武器正在酝酿 。
1796年 ,一位名叫爱德华·詹纳的英国医生发现 ,被牛痘感染过的挤奶女工 ,接种天花后 ,竟未出现任何天花症状。
于是,詹纳展开大胆的实验 :他从挤奶女工手上的牛痘疮里取了一些东西 ,接种到9岁男孩菲普斯胳膊上 。此后,詹纳多次让菲普斯接触天花病毒 ,但小男孩从未患上天花。
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就这样在对抗天花的探索中诞生 。1801年,詹纳发表论著《疫苗接种的起源》 ,他预言 :消灭天花 ,这种人类最可怕的灾难,必将是疫苗接种的最终结果 。
曙光乍现,探索怎能停止?
找到天花疫苗,新难题接踵而至 。如何大量提供天花疫苗?尝试在牛身上培育疫苗病毒,破解了这一难题。上世纪50年代 ,科学家找到生产冻干疫苗的方法。这种疫苗无需复杂的冷链 ,医生把它放在医药包中一个月 ,依然有效。天花疫苗推广,又推倒一块挡路石 。
至此 ,前赴后继,历经千年,“斩花宝剑”终得淬火而生 。
全球联手才能大功告成
宝剑在手 ,只等出鞘 。过程却一波三折。
1959年,世卫大会决定正式启动计划 ,希望至少80%的人口接种天花疫苗 ,让全世界摆脱天花。
上世纪50年代初,北美和欧洲已率先根除天花 。但输入性疫情不断,他们无法独善其身 。遗憾的是 ,世卫组织不断呼吁成员国捐赠天花疫苗 ,应者寥寥 。
天花肆虐的国家也不太积极 。项目开展到第4年,天花在44个国家流行 ,只有14个国家正在采取行动,22个国家的实施计划停留在纸上,其余8个国家无动于衷 。
人类不积极,病毒可就积极了 。1967年 ,全球40多个国家有超过1000万天花病例,200万人死亡 。
一次不行 ,只好再来一次 。当年 ,世卫大会发起消灭天花计划“加强版” 。这一次 ,目标不变 ,不同的是 ,强调所有国家都参与 。
值得欣慰,这一阶段 ,天花疫苗捐赠大大增加。1967年到1979年 ,27个国家自愿捐赠了4亿多剂疫苗。那时 ,很多天花流行国家也陆续实现天花疫苗自给自足 。疫苗得到推广,曾经世代生活在天花噩梦中的人们 ,终于拥有无形的强大庇护。
接种疫苗的同时 ,加强了天花的监测防控 。全球各地,无数医疗工作者走上街头,挨家挨户排查 ,及时在村子里 、院子里隔离病例 。
计划一天天推进 ,天花奇迹般地被赶出人类地盘。10年之后 ,1977年10月,世界上最后一例自然感染的天花病例出现在索马里 。此后,又对天花展开持续两年的全球大搜索 ,确认这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真的斩草除根了 。
以疫苗为利器 ,联手大反攻。詹纳的预言最终成真 。于是才有1980年5月 ,世卫大会决议的历史性宣布——那是人类战胜天花的胜利宣言 。
经过上下几千年生死相搏,天花从所向皆靡,到铩羽出局,其施虐历史的终结,向人类揭示了在面对重大传染病时,最明智的路径和最成功的经验 ,值得不断重温 :
一方面 ,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要击败它 ,必须全球联手合作 ,统一行动 ;另一方面 ,正如已被证实的历史预言 ,将疫苗作为抗击瘟疫的“神器”,是正确的选择。
天花 ,是第一个被消灭的人类传染病 。下一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