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身体素质与外在形体有了更高追求。健身房 、公园 、城市广场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 ,与此同时 ,因运动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的身体损伤比例也大幅增加 。尤其是患有慢性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科学的方式锻炼 ,不仅达不到运动康复的目的 ,反而有损身体恢复 ,影响病情康复 。那么 ,如何科学选择运动康复的方式?日常运动又该保持怎样的强度呢?
(1)高血压患者练练站桩、打打太极 。高血压患者适合强度小 、动作缓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 ,尤其推荐站桩,很多患者通过站桩练习 ,将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站桩具体做法是 :两脚打开与肩同宽 ,两膝微曲,尾骨前翻,腰部后突 ;两手在胸前作抱球状,手指自然舒展 ,下巴内收 ,头顶微微向上顶 ;两眼微闭,自然呼吸 ,集中注意力,不胡思乱想 ;初次练习以5~8分钟为宜,之后每次可在前一次基础上增加2分钟 ,上限一般为1小时 ,每天练习2次 ,长期坚持能使人身心放松 ,强身健体 。
(2)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适合提膝和慢跑等。这类患者需要做肌肉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 ,以中小强度为宜 。随着身体机能水平的改善,症状逐渐减轻 ,锻炼时间可适当延长。还可以做简单的呼吸练习:慢慢吸气 ,鼓肚子 ;缓缓呼气 ,瘪肚子 。这些运动都能增强患者的摄氧能力和膈肌力量,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 。
(3)骨质疏松 、颈椎病患者可做全身性锻炼。具体做法是 :两脚打开 ,与肩同宽站立,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手从体侧缓缓举至头顶 ,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 ,足跟随双手起落;托举6次后,转掌心朝下 ,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可以两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 ,双手下垂,气沉丹田;头部缓缓向左转动 ,两眼目视左后方 ,稍停顿后转正 ,再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停顿后转正 ;重复做6次。这套动作可以活动全身 ,纠正不良姿势造成的病态 。需要提醒的是 ,颈椎病严重者在转动头部时动作尽量轻缓 。
(4)冠心病患者试试蹲起运动。下肢力量练习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 ,冠心病患者做到低至中等强度即可。患者可以做蹲起运动 ,每组20个 ,每次做1~2组,感觉腿部疲劳就稍作休息放松,也可以练习站桩 。
(5)糖尿病患者适合力量 、耐力混合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疾病 ,可尝试做力量和耐力结合的混合运动 ,如蹲起 、慢跑等 ,有利于保持血糖正常 。建议饭后稍作休息后,进行1~2小时运动,此时血糖值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资料来源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卫生发展与改革中心主任王明旭进行科学性把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