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最近几天,不止一个家长问诊时说,宝宝一到夏天就爱“掉秤” ,好不容易在冬天吃胖的小身板 ,夏天一出汗 ,立刻又打回原形 。其实 ,这样的宝宝大都比较“虚” ,比如脸色发黄 、发暗,个子瘦瘦小小 ;睡不安稳,后半夜常盗汗 ;精神不好 ,注意力难集中等,“体虚”的表现比较明显 。体虚的宝宝脾胃也虚 ,一到夏天 ,阳气容易随汗而泻 ,宝宝更加没胃口 。所有家长的诉求都是怎么才能让宝宝好好吃饭 ,长肉长结实?其实,体虚的孩子到了夏天胃口不好 ,排除掉不良的进食习惯外 ,也可能是脾胃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怕不消化 、怕积食 、怕倦怠 ,因而削减了胃口 。
既然如此 ,不如顺着脾胃的意思来。今天就给家长们介绍一款经典的“补虚小面汤”,正适合孩子,尤其是体虚的宝宝夏天服用 。
面粉搅出的小面汤凭什么比普通疙瘩汤更好?
烹煮小面汤的原料很简单 :面粉和清水 。算算价格 ,一锅不到1块钱。这么亲民 、朴实的一道主食 ,怎么就被那么多儿科医生和有经验的家长奉为补虚经典食疗呢? 因为它的主要功效有这两点:
1. 补充津液
夏天新陈代谢加快 ,出汗多,宝宝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流失的津液而流失 。小孩本来就阳气不足 ,这一流失,岂不是更虚?对本来就体虚的宝宝来说 ,单靠运动补充阳气不太可行。虽说动则生阳 ,但动也是要先消耗体内本身的气机的。正确的做法 ,是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津液 ,调和身体平衡 ,使浮于肌表的阳气温和地被牵引回身体内部 ,把身体里熏蒸的热给降下来。
帮宝宝补充津液,喝水虽好 ,但缺乏营养 ,米油和小面汤是饮食上更好的选择,功效也不相上下的 。天生体虚的宝宝 ,夏天可以时不时喝一碗小面汤 ;宝宝高烧 、大病初愈后 ,体内津液匮乏 ,更需要小面汤这碗经典的“宝宝病号饭”。
2. 呵护脾胃
小面汤中的面粉来自于小麦 。麦子积攒了全年的“气” ,经过一整个冬季的敛藏 ,气机都收在根部 ,能形成比较充沛的“阳” 。
小麦
性味 :性微寒 ,味甘 。
归经:归心 、脾 、肾经 。
功效 :养心除烦 ,健脾益肾 ,除热止渴 。
麦子的每个功效 ,都恰恰对应夏天宝宝容易心火过旺、消化不良、津液匮乏的症状。小面汤好就好在清淡、温润、养脾胃 。即使什么都不放,宝宝喝进嘴里 ,也能吃出农作物纯天然的淡淡甘甜 。这个“甘”也是可以养胃的 。所以 ,小面汤之所以能补虚 ,不是在营养上做加法,而是做减法——恰到好处地减轻脾胃负担 ,让宝宝的气机畅通运转 ,逐渐自我调整到健康状态。
面疙瘩为什么不能代替小面汤?
熟悉小面汤的家长知道 ,别看原料简单,成功做一碗可不容易 。不仅要搅面、发面 、醒面 ,搅拌起来还必须顺时针搅 、前后搅。光看步骤,就劝退了很多“手残”家长 。那替换成简单好做的面疙瘩汤可不可以?虽然原料一样 ,但小面汤是轻盈的 ,面丝在汤里像小银鱼一样若隐若现 ;面疙瘩汤却是实的,吃进肚子虽然也能补充津液,但消化起来没有小面汤那么容易、顺畅,面食吃得太实、太多也很容易积食 。那么小面汤有没有快捷、好操作的煮法呢?
如何做一碗丝如银鱼的小面汤?
准备阶段
烹煮一碗合格的补虚小面汤 ,需要准备面粉30g~50g 。面粉的选择,可以按宝宝的口味来 。小面汤最早流传于中原地区 ,用的是北方面粉 ,做出来的更香一些 ;南方面粉更细腻,做出来的更好消化。
搅面第1次
面粉中加入40℃左右的温开水。注意不要一下全倒进去 ,要慢慢加 ;一边倒水 ,一边用筷子缓慢搅匀,让水和面初步融合 ;融合后 ,用筷子顺时针大力搅面半小时 ,一定要朝同一个方向搅。直到面团丝滑、细嫩 、能用筷子挑起一大撮 ,又慢慢回落到碗中 ,才是合格的小面汤面团。这半小时的搅面最考验功力 ,力气小点的家长相对吃力一些。嫌麻烦或想省时间,也可以选择电动搅拌器。
醒面
面碗中加水至高出面粉2cm ,静置15~20分钟 。
搅面第2次
用筷子把醒好的面搅散,注意不要顺时针搅面,而是把筷子插在面团中前后搅拌 ,搅拌20下左右,搅好的面呈浓稠的面糊状 。
煮面汤
锅内加约6碗水,煮沸后,将面糊缓慢地倒入锅内 ,同时开始顺时针搅拌锅内面糊汤,搅拌速度越快越好。这时候下锅的面糊稍微一搅就成丝状了。转小火 ,仍然顺时针搅拌面糊汤 ,至小面汤微黄后即可调味出锅 。
调味与改良
小面汤是很温和的食疗 ,宝宝有寒有热都能吃 。有的宝宝虚寒比较明显,可以加适量红糖 ,做成甜面汤 。有的宝宝光喝面汤不够饱,家长可以在煮面汤时加入蔬菜碎、香菇碎 。注意量不要过多 ,也不要加过量肉类(少量扇贝 、无骨鱼肉是可以的) ,否则就违背了滋养脾胃 、减轻负担的初衷。步骤顺序是先把水煮沸,下面糊,最后再下蔬菜碎 。
注意服用频率,不要天天喝
我曾面诊过一个体虚宝宝,家长说会时不时给他喝小面汤补虚 ,但结果是越补越虚。我问 :“时不时”是指多久一次?答曰:天气热时 ,每晚晚餐都是小面汤 ;平时也基本是隔天一次 。这就错了 。这样喂养,就好比光给车胎清理污泥 ,却忘了给车加油 ,当然跑不起来 。
科学喂养 ,一方面要掌握食疗功效背后的原理——小面汤的作用是减负,而非加营养 ;另一方面,是把握度——天天只喝小面汤是不行的。
还有的家长反馈,宝宝便秘 ,想喝小面汤润肠 ,结果喝久了 ,反而便秘更严重了。经细问,原因和前一个家长一样 ,家长把小面汤过于神化了 ,天天喝,宝宝营养不足 ,肠道蠕动动力也跟着不足了 。
正确的小面汤食用方法 :健康宝宝或体虚宝宝1周不超过2次 ;便秘 、需要润肠燥的宝宝配合其它生津食疗;高烧 、大病初愈的宝宝连喝3天 ,根据消化恢复情况,逐渐丰富食物 。注意有小麦过敏的孩子 ,不可以服用 。
吃小面汤的原理和对待消化问题是一样的,消食导滞的药不能天天吃 ,最正确的做法,永远是把握度。把握日常喂养的度 ,吃七分饱 ;有积食时 ,对证、按剂量消食导滞 ,不过度。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